一頂帽子一雙鞋在現代人看來是極普通的日用品。可是在遠古時代人類哪里懂得穿鞋戴帽更談不上制作了。黃帝帶領他的群民在長期的勞動中獲得了不少經驗有過很多發明創造解決了人類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難題如帽子和鞋的發明就是其中一例。 有一年冬天黃帝打算舉行一次慶功大會事前派胡巢和于則兩人進山打獵。胡巢和于則準備好工具挑選好人員便兵分兩路進山了。這年冬天氣候特別嚴寒這些狩獵的人個個腰纏獸皮赤腳露頭每天在山林里和野獸搏斗獲得了大量獵物。當他們準備返回的時候氣候突然變得更加寒冷起來盡管他們燃起熊熊篝火但仍然抵當不住嚴寒的襲擊。胡巢帶領的50多名打獵的人一夜之間就有20多人把耳朵凍掉。于則帶領30多人有一半人把雙腳 凍爛無法行動。在一望無際的深山野林里怎樣才能避免更多人被凍傷呢?胡巢正為此著急時發現眼前的一片樹林里樹杈上架著不少鳥窩冬天來臨后他們又飛到溫暖的地方去了現在樹杈上的鳥窩都是空的。胡巢隨手拿起一塊石頭看準樹上的一個鳥窩用力甩去一下子就把鳥窩打下來了。他拾起來仔細看了看又用手在鳥窩里外摸了摸發現鳥窩雖然是用柴草壘成的但卻又軟、又綿、又暖。他隨手就給身邊一個凍掉耳朵的人戴在頭上。周圍其他人看到后也紛紛上樹去摘鳥窩不大工夫人人頭上都戴上了鳥窩再也不怕掉耳朵了。 于則帶領的另一路打獵隊伍遇到了大風雪。他們光著腳板站在深雪里已經凍得麻木不能繼續前進。于則坐在一棵大樹下心急如火他自己兩只腳也凍得快要失去了知覺。為了活動取暖于則兩只腳不停地向一棵大樹上蹬進蹬呀蹬呀。不知蹬了多長時間他感到自己的腳似乎蹬進樹身里開始他還不相信人的腳怎么能蹬進樹身里呢?但他仔細一看用手摸了摸 原來這棵樹的木質是軟性的。于則靈機一動馬上動員大家一齊手把這種軟木樹砍倒截成二尺長的短節每人根據自己腳的大小用刀將木節掏空再往里邊塞些干草穿在腳上既松軟又暖和。走起路來雖然有些不便但畢竟比光著腳在雪里行走要好多了。不到半天時間30多名打獵人腳上都穿上了這種用軟木做的木屐。他們再也不怕在冰天雪地里凍壞雙腳了。 當胡巢和于則帶領的兩支打獵隊伍抬著大批的獵物勝利回到橋國的時候黃帝親自帶領臣民遠道迎接。當人們發現打獵回來的人有的頭戴鳥窩有的腳穿木屐腰纏獸皮顯得格外威武時連黃帝也覺得很奇怪。胡巢和于則便把他們進山的經過一一向黃帝作了匯報。黃帝聽后大加贊揚立即把嫘祖、嫫母、風后、倉頡、常先等大臣召來決定給胡巢和于則各記一功又叫倉頡刻字留名。從此以后人們就把頭上戴的鳥窩叫帽子把木屐叫鞋。黃帝對嫘祖說:“我希望橋國臣民在大慶的日子里人人頭上都有帽子戴個個腳上都有鞋穿。”人類穿鞋戴帽也就從這時開始流傳下來。 |